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于海臣;

    校史文化建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学校校史文化建设,抓好顶层设计,深化校史文化内涵;推进技术赋能,创新校史资源利用方式;开发、整合以高校校史为主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校史文化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结论为高校校史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51 161-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探索与实现路径

    尹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依据,其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理论及“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过程,历经了萌芽、形成、发展与飞跃四个阶段;探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正确把握“四个关系”为前提,从党的统一领导、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27;No.151 16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能源经济与管理

  • 碳税政策下考虑区块链技术的绿色供应链最优契约

    楼振凯;汪淑颖;戴晓震;

    在碳税政策下,探讨制造商同时投资研发绿色产品与区块链技术时,零售商如何通过不同激励契约优化供应链决策。通过Stackelberg博弈求解各契约下成员最优决策,对比分析产品绿色度、定价及利润的差异,并采用数值仿真验证参数敏感性。研究发现:碳税提高、区块链技术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均会激励制造商加大绿色研发投入,收益共享契约下产品绿色度最高;4种契约下零售商利润均随碳税先降后增,且收益共享契约下最高;制造商利润在收益共享契约下随碳税先降后增,其他契约下持续下降;当区块链成本分担比例小于某阈值或大于此阈值且碳税大于另一阈值时,收益共享契约下制造商利润最高,此时产品绿色度、零售商与制造商利润均为最高,为最佳契约选择。研究结论为绿色供应链采用区块链技术提供决策支持。

    2025年03期 v.27;No.151 174-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 企业ESG表现、独立董事与投资水平

    石越;王小林;

    针对企业ESG表现、独立董事与投资水平的关系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法,以中国A股2004—2021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ESG表现与投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了独立董事对企业ESG表现影响投资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与投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企业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独立董事在企业ESG表现与投资水平之间发挥调节作用,企业中女性独立董事对企业ESG表现与投资水平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企业ESG表现、增强企业活力、实现提质增效目标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51 18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经济与管理

  • 智慧物流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李晓梅;李语晗;

    针对智慧物流与数字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法,选取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及障碍度模型测度智慧物流与数字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智慧物流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集聚性增强;物流业务量、人均铁路货运量、智慧物流园区量、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GDP比、国内专利申请授权量等因素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论为智慧物流与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51 190-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

    李学林;白秋梅;

    为加快适应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部署,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研究发现: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存在意识形态主体权责不清、文化产业体系品质不佳、网络生态空间潜藏风险和国际文化传播渠道受阻等掣肘因素。提出了破解数字茧房,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智启数字智慧,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数字秩序,健全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消除数字壁垒,构建更有效的国际传播体系等建议。研究结论为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51 199-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 基于微分博弈的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决策研究

    陈艳;赵冬雪;

    针对供应链成员企业间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供应链整体数字化水平的问题,分析供应链成员企业转型策略选择及行为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微分博弈方法,分析无成本分担的固定比例和弹性比例收益分享模型以及双边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模型下的成员策略与绩效。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水平较低时,制造商可采用固定比例收益分享,数字化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时,采用弹性比例收益分享激励作用更好;制造商制定的收益分享比例越高,供应商分担制造商转型成本的积极性越高;供应链成员企业在赚取更高边际收益时,会提高分担其他成员转型成本的比例。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决策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51 207-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

    李丽滢;王昱惠;

    为检验年报问询函作为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效果,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2015—2021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发放的年报问询函对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可以显著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对同一年报问询次数越多,以及需要中介机构发表专业核查意见,审计质量提升的程度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包含的问题数量越多,问询问题涉及内部控制、诉讼、审计相关风险等内容时,可以显著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研究结论为会计师事务所提升审计质量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51 216-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 事故体验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

    杨苏;刘玲玉;蔡乐;王婷;朱素媛;

    为减少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探讨事故体验对不安全行为的动态作用机理,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的三元交互框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以事故体验为前因变量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表明:事故体验、风险感知、安全态度与安全能力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其中风险感知水平的抑制效果最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4因素协同作用的综合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单一因素独立控制效果。研究结果为制定更高效的建筑安全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2025年03期 v.27;No.151 226-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辽金元文化研究

  • 辽穆宗皇后萧氏的塑造性书写

    耿涛;刘盼盼;

    传世文献对辽穆宗皇后入内内侍省萧氏的记载疏漏繁多,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有关辽穆宗皇后萧氏的记载进行分析与史源追溯,《辽史》与《契丹国志》的相关传记皆是基于中土传闻向壁虚构的产物。文本之伪继而引发出萧氏存在与否的疑题,结合辽穆宗特殊的政治时局深入考察可知,穆宗从未立后,所谓的皇后萧氏并不存在。研究结论为辽穆宗皇后萧氏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27;No.151 234-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