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中国式现代化对依附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超越

    邢进;

    人类社会发展需要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其开创性的理论与实践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思维定式,为发展中国家摆脱依附性困境,独立自主发展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运用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依附式现代化的理论超越与实践超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践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研究结论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路径依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5年04期 v.27;No.152 24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 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殷福龙;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辽宁红色文化是先进思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鲜活素材。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辽宁红色故事活起来,让辽宁红色资源亮起来,有利于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厚重感。依托变革教学模式、融入党日活动、建设网络课堂、拓展校园文化活动载体等路径,可以有效推动辽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2025年04期 v.27;No.152 248-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能源经济与管理

  •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费结构的链式中介效应

    张建华;李风云;钟嘉煜;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中国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如何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关键议题。选取2011—2023年中国390条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消费结构在数字经济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相较于非低碳试点区,低碳试点区数字经济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为提升数字经济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能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27;No.152 25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 ESG表现与企业价值复杂关系的元分析

    王明华;王佳慧;喻苏婵;

    针对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关系问题,采用元分析方法,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对147项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以揭示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真实关系。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与企业价值呈较弱的显著正相关。研究结论澄清了ESG表现与企业价值的真实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2025年04期 v.27;No.152 26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经济与管理

  • 技术创新对集成电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纪国涛;李乐瑶;

    基于A股集成电路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层面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技术创新对集成电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集成电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贡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成熟期集成电路企业组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效应评估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对推动集成电路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2025年04期 v.27;No.152 274-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 主观评价指标无效么:里然铸业绩效考评的实证检验

    王昊川;姜乃赫;孙秀丽;

    针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在梳理主客观绩效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应用Mantel模型对里然铸业有限公司的26名管理人员的主、客观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客观两类评价指标显著相关,否定了主观指标过于主观而无效的说法。随着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间的级别差距增大,相关系数有变小的趋势。实例分析结果显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各具优势,二者间体现了互补性。

    2025年04期 v.27;No.152 285-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 内部审计“三线模型”在财险公司的应用:以B公司为例

    田佳林;

    为了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价值创造的职能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弱、沟通协作不足、工作效率亟待提升等问题,以B财产保险公司为研究对象,依托“三线模型”理论,通过重塑管理架构、明确协同机制和推进数字化转型等举措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践结果表明,“三线模型”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公司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了内部审计在公司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5年04期 v.27;No.152 292-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新闻与传播

  • “异工互效”对福州漆器的影响

    郑丽莉;魏嘉娴;方泽明;

    针对福州漆器的发展历程,运用文献研究和归纳总结等方法,分析了不同艺术形式通过“异工互效”对福州漆器产生的创新表现。脱胎漆器与雕塑的结合,丰富了漆器的造型语言;脱胎漆器与绘画的交融,让色彩与线条在漆器上绽放出全新的生命力;脱胎漆器与瓷器的碰撞,实现两种传统工艺精髓的完美融合。“异工互效”的影响使福州脱胎漆器达到新高度,研究结论为其他手工艺现代化创新提供思路。

    2025年04期 v.27;No.152 301-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
  • 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现状及优化路径

    焦丽;

    围绕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流程与特性,从编辑出版作品质量把控、编辑职业素养进阶,以及期刊影响力提升等多个维度,剖析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的表现形式。通过梳理各工作场景下情感劳动的实践策略,从个体能力提升、组织支持保障双层面提出学术期刊编辑情感劳动正向效能的优化路径,为期刊出版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v.27;No.152 309-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 数字音乐传播困境及对策研究

    张晓丹;宋君凯;

    针对数字音乐传播问题,采用归纳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数字音乐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版权保护、内容质量、盈利模式等困境。围绕数字音乐传播困境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强化版权保护体系、提高音乐内容质量、创新商业模式、优化技术与传播环境等对策,推动数字音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04期 v.27;No.152 315-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