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的法律性质及相关主体间的法律关系解析Legal nature of"car-sharing"and legal relationships among subjects concerned
王琳
摘要(Abstract):
"拼车"是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目前并无专门立法针对其予以规范。因此明确"拼车"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其所涉及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就十分有必要。文章通过对拼车类型的列举、拼车行为性质以及相关主体间法律关系的分析,明确了"拼车"行为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法律关系。拼车行为分为无偿和有偿两种,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在此基础上有具体的区别,例如好意同乘、合同关系和合伙关系等等。
关键词(KeyWords): 拼车;法律性质;法律关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晋江月.拼车的经济分析[J].企业与经济管,2006,(1 1):97.
- [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3]刘彤海,张辉.“好意同乘”民事责任初探[EB/OL]. [2010-10-12].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 383359,aspx.
- [4]倪晓梅.浅谈“拼车”现象中的法律问题[J].消费导刊,2007 (1):70.
- [5]蔡佳.对我国“拼车”现象的法律探究[J].法制与社会,2007 (2):232.
- [6]陈莹.“拼车”法律问题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 (4):19-23.
- [7]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8]周泽强.拼车的法律分析及规制建议[J].福建法学,2010 (3):8-11.
- [9]林岚.论非营利性私车有偿拼车问题[J].法制与经济.2009(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