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哲学·法学_哲学

  • 技术的边界及其伦理重构

    熊小青;

    技术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缺失,这固然与技术系统自身的完备性独立性有关,但根源上却是人的异化即人对生存意义的物质诠释的必然结果。因此,对技术的划界首先是对人自身的划界。对人自身的生存意义的重新确立成为了技术边界伦理重构的前提。

    2008年05期 No.51 449-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再论柯亨的“牛津—赖尔”情结

    张青卫;谈永珍;

    为了深入探讨柯亨历史理论研究理论渊源,通过细致分析牛津大学分析哲学的传统,特别是赖尔的学术风格对柯亨的理论创作的深刻影响,得出牛津—赖尔的影子在柯亨的意识的深处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柯亨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分析"之路的深层原因。

    2008年05期 No.51 453-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费希特伦理学的行动特色

    陆通;

    费希特是从研究康德哲学开始步入哲学殿堂、从认同康德哲学逐步转向改造康德哲学的,并将康德带有二元论性质的先验哲学发展成为以自由为最高原则的客观唯心主义知识学体系。费希特的哲学带有独特的行动特色,从以自由为最高原则的知识学出发,构建了伦理学、法学、政治学等体系。行动特色不仅体现在他的知识学思想中,更在他的伦理学中有生动的体现。

    2008年05期 No.51 456-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试论马克思世界历史划分标准的思想及其理论得失

    甘霖;禹国峰;

    马克思首创了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这一思想和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相同的理论语境,其科学性就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元性而言是不容置疑的。但马克思划分世界历史的标准在于生产方式,囿于这一划分标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发展道路并未突破资本主义的单线论。这是马克思世界历史划分标准的局限。

    2008年05期 No.51 459-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核心价值:从“天上”到“人间”

    杨彦斌;

    任何社会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它植根于现实的生产方式、政治氛围和文化底蕴之中,普照了当下的道德、法律规范和人们的价值追求,建构了社会的核心价值及其体系。核心价值,从逻辑运思来看,它是中心和边缘的统一,代表着整个价值体系的总的特征和方向,决定和规制着非核心价值;它内在地蕴含着一种自为的实践的价值机理,这样的核心价值及其理论体系因此获得了旗帜性和范导性的生活表征。

    2008年05期 No.51 462-4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论实践自由与美及美感

    韦拴喜;

    美和美感不是先在的,也不是预成的,而是在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前提的物质生产实践即劳动中同步生成的。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形式就是美,在实践自由中,因对象形式与其主观目的相契合而产生的精神愉悦和满足感也即美感。

    2008年05期 No.51 465-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及其评析

    张晓云;

    主要根据葛兰西《狱中札记》这部著作,把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归纳整理为三方面内容:实践一元论、物质观和人性观,该思想值得肯定的地方有,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综合与超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与从实践出发理解物质,局限性包括对唯物主义的误解和排斥、具有主观主义倾向的实在观与夸大意志的决定作用。

    2008年05期 No.51 468-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高科技道德后实践论

    吕如峰;

    基于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为了达到更高的实践水平,主体所进行的改造活动已经不仅仅限于改造实践对象,而是以直接改造实践主体自身为主要内容,这时人类实践已经进入主体技术改造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由于主体技术的极大发展,实践主体沦为实践工具、技术异化将具有更大的风险,这必然威胁到主体的利益,甚至是尊严。因而道德后实践就成为人们应然的选择。

    2008年05期 No.51 47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哲学·法学_法学

  • 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姚呈呈;

    从宏观角度出发,就家庭暴力在和平年代仍然存在的原因分别从法律、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从法律、政策、社会舆论及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人们对家庭暴力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注,从而预防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

    2008年05期 No.51 47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哲学·法学_政治学

  • 马克思“社会革命的时代”表述的理论具体化

    连朝毅;

    从唯物史观视角考察了马克思提出的"社会革命的时代",分析了马克思这一表述所关涉领域的广泛性,认为"社会革命的时代"是"全面革命"的时代,它不仅使政治结构、而且使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都发生重大的变化。从马克思的表述可以看出,彻底的"社会解放"是整个工人阶级"社会革命的时代"致力于达成的目标。工人阶级必须为之建立新的政府形式,并由此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实现革命性变革。

    2008年05期 No.51 47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全球化语境中的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建设

    倪娜;

    针对全球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其对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理想尤其是政治文明建设提出的挑战,采用纵向历史分析和横向事实比较的方法,实现了对全球化、和谐社会与统一战线三者的深入比较和联系,并试图说明统一战线在全球化语境与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的途径。

    2008年05期 No.51 481-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经济学_应用经济学

  • 外资银行对中国货币政策体制的影响及对策

    李姝;张旭;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对中国货币政策运行机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紧密结合外资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深入分析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外资银行带给货币政策的影响,抓住对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银行业这一契机,加快货币政策运行机制的转变。

    2008年05期 No.51 484-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FDI对安徽产业结构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秦柳;

    为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产业结构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利用外资来发展经济,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安徽的产业分布情况,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扩大了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外资工业的结构性倾斜助长了消费品工业的过度扩张;提出通过发挥优势和引导外商的投资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2008年05期 No.51 48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利用生产方式进行税收筹划的探讨

    徐恩耀;

    产品生产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环节。作为现代企业主要的生产方式,委托加工与自行生产由于计税依据上的差异,使得两种生产方式对应税消费品生产企业的成本、税负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同影响,从而为企业利用生产方式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企业在利用生产方式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加工费、受托方、原材料提供方式以及加工程度等因素对筹划的影响。

    2008年05期 No.51 491-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管理学_工商管理学

  • 改进挣值法在施工项目集成管理中的应用

    冯东梅;

    针对挣值理论不能集成控制工程质量目标的弊端,在借鉴前人已经引入质量挣值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挣值的算法及度量,并以某小区工程为例分析了引入质量指标的工程成本、进度、质量的执行情况,为挣值理论实现工程质量、成本、进度集成控制研究提供了可操作性。

    2008年05期 No.51 494-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基于GEM模型的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巩艳芬;张媛媛;

    针对目前中国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竞争力评价方法不完善的问题,在对企业集群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评价法对研究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GEM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其在评价企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弥补了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和准确。

    2008年05期 No.51 497-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灰色层次分析

    王起全;金龙哲;

    针对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诱因复杂的特点,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在客观归类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拥挤踩踏事故评估灰色层次分析模型,并以沈阳世博会综合馆进行实例分析,得出安全等级,实例表明,灰色层次评估方法具备实用性,能够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风险情况,值得推广和使用。

    2008年05期 No.51 500-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基于城市群理论的辽西沿海城市群建设

    王洪涛;陈洪侠;

    针对辽西沿海地区的地域、交通、科技和资源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对城市群理论的阐述,分析了建设辽西沿海城市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政府推动、品牌创建、城市协调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辽西沿海城市群建设的若干建议,进而推动辽西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2008年05期 No.51 504-5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企业并购中定价的溢价分析

    赵宝福;任春燕;

    针对中国企业并购中对溢价的分析存在着不足,采用理论与数据分析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了企业并购的溢价陷阱,描述了企业并购中的协同效应的特点,采用了差额现金流增量法衡量并购的溢价,给予目标企业合理的并购价值。

    2008年05期 No.51 507-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关于上市公司盈利的质量分析——以银广夏公司为例

    褚瀛;

    根据现金流量表设置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估的主要指标,即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比率、主营业务收现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率、现金毛利率与产品毛利率的比率和投资收益收现率,并制定了评估标准。结合实例,阐述了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评估方法和对评估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指标的分析可确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从而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2008年05期 No.51 510-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管理学_图书馆、情报与档案学

  • 新馆建设及服务理念的构想

    边明丽;陈宝丽;

    在新馆建设的背景下,借鉴长春市图书馆的新馆建设理念与方法,对新馆建设及服务理念方面有了一些设想,在馆舍建筑设计、环境布局、服务手段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新馆建设要树立人性化服务的观念、定位明确,注重特色资源建设。

    2008年05期 No.51 51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历史学·文学_历史学

  • 辽金元官营借贷利率及其利率政策

    王中良;王文书;

    针对目前学术界对辽金元时期官营借贷利率及其利率政策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辽金二代尚暂付阙如。采用重视实证主义的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对辽金元时期官营借贷的利率及其利率政策等方面做深入探讨,以期对中国古代金融史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

    2008年05期 No.51 515-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春秋时期“舆人”身份再辨析

    王猛;李亚光;

    针对春秋时期舆人身份问题各家说异的情况,采用考证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相关史料入手,得到了舆人是从造车工人中分离出来,战时随军出征维修车辆及做其他辅助性工作,平时服劳役,有自己的土地,子女有受教育的权利,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在社会中广泛存在,应属于平民阶层的结论。

    2008年05期 No.51 518-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论先秦诸子的君臣关系模式

    张亚玲;

    针对先秦诸子君臣关系模式对中国古代君臣文化研究及思想家对政治领域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意义,却存在一直没有系统的加以总结和论述的问题。从君臣道义论、君臣惠忠论、君臣逸劳论、君臣尊抑论四方面分别阐述了先秦主要思想流派儒、墨、道、法四家各自确立的君臣关系模式,试图对先秦君臣文化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探讨。

    2008年05期 No.51 52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日本“满洲移民”农业经营形态的变迁——以弥荣村为例

    石艳春;

    针对日本"满洲移民"的农业经营问题,以弥荣村为例,分为以村落为单位的共同经营、以小组为单位的共同经营和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三个阶段,阐述了其农业经营形态的变迁过程,得出了日本"满洲移民"的农业经营活动是以武力为后盾进行的掠夺活动,是地地道道的侵略活动这一结论。

    2008年05期 No.51 524-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历史学·文学_中国语言文学

  • 论丁玲对《北斗》的贡献

    孟建煌;

    丁玲主编《北斗》,对《北斗》十分珍爱,细心呵护,精心培育,就像母亲培养自己的新生婴儿一样。《北斗》一面世,丁玲就以母亲的情怀,广泛团结各路新老作家、理论家。丁玲还通过举办"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文学大众化问题"征文等多种促进刊物与读者互动的活动,吸引读者广泛参与,增加了期刊的凝聚力。

    2008年05期 No.51 527-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沈从文小说饮食描写的田园牧歌之美探寻

    周霞;

    针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饮食文化研究的薄弱,对沈从文小说中的饮食描写进行解读,认为其作品极少刻意描写饮食,却在不经意间富有简单朴实、天然野趣、自由率性以及象征抒情之美,充满"田园牧歌"式的审美情趣,体现了湘西民间饮食的平凡与实在,对当今过度追求奢华的饮食风尚有着补偏救弊的积极意义。

    2008年05期 No.51 530-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历史学·文学_外国语言文学

  • 《红楼梦》回目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郭靖文;

    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入手,根据语言在词汇系统中音形义三个层次上的三维结构,以《红楼梦》的杨译本为例,对回目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对比分析,阐释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可能性和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翻译限度,提出了文化注释的必要性,试图探寻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有效方法和回目翻译的艺术。

    2008年05期 No.51 53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看归化与异化翻译

    王悦;

    异化与归化原则是翻译界十几年来一直讨论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对这个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翻译目的与全球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异化翻译的必要性,同时指出有效的翻译应适时加以归化的辅助。同时还就异化与归化间度的把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8年05期 No.51 537-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翻译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以许渊冲英译《葬花辞》为例

    孙玉风;

    采用语言符号的音美,形美,意美的分析方法,对许渊冲英译《葬花辞》进行研究,以实例说明了许渊冲英译本是如何实现原文音美传递、形美传递、意美传递的。指出了翻译是语言符号艺术性再现,译者做诗歌翻译时要为原文的艺术性服务这一原则。

    2008年05期 No.51 540-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修辞学诉诸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

    何雨鸿;

    针对语言学修辞理论如何正确地应用于现实语言中的问题,采用举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修辞学诉诸要素,即:人格诉诸(ethos),情感诉诸(pathos)和逻辑诉诸(logos)在广告英语这一特殊语言中的正确使用。结论指出,对这三个要素的正确使用可以增强广告语言的劝说功能。

    2008年05期 No.51 54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教育学_教育学

  • 扩招后大学生素质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贾宝新;周军霞;张向东;

    针对目前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猛烈增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提出应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通过系统分析扩招后学生现状以及扩招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提出21世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并阐述了目前高校学生的素质和基本分类。通过调查研究,认清现在学生素质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找出扩招前后学生素质的不同,可以为素质教育以及教学改革提供基本的依据,为扩招后高校学生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8年05期 No.51 545-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论科技创新及其价值特殊性

    翟翠霞;

    运用对比分析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观点为参照系,对科技创新及其价值特殊性予以剖析、总结,为用发展的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从机理上把握有关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科学管理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05期 No.51 549-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大学”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王巍;王声乐;

    结合中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途径,以及对理工科学生的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所授本科专业课教学的创新实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广泛开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理工科高校实现"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关键。

    2008年05期 No.51 553-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田君;

    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提出高校工会应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教职工生的积极性,发挥工会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观点。通过对校园文化在高素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工会优势,营造优秀的校园文化三个方面的论述,得出高校工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的观点。

    2008年05期 No.51 556-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论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

    孙海瑞;

    针对理工科大学的通识教育进展比较缓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处于割裂或对立的局面,采用调查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指出理工科大学应整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教学实践,使之能明确通识教育目标,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08年05期 No.51 558-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